2016-08-22
收藏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平均数》是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平均数在生活当中的作用。
二、说学情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并且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但是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及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资源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多加引导。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提出的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为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四
14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检测试题(西师版)
13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14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练习题(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之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练习作业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的乘法口诀同步训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试题(人教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13年秋期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题(青岛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随堂练习题
14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版)
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新版北师大版)
14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青岛版)
13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最新苏教版)
人教版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人教版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14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新人教版)
14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新苏教版)
14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二)
14年六年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卷:填空题
14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检测题(青岛版)
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习水平测试卷
数学二年级上《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步训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总复习检测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