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课型定位:
重点课
本课分析:
1、本课在单元中的定位
《线段、直线和射线》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本单元中,要求学生初步对线段、直线和射线掌握其特征。具有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学生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会测量线段的长度。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学习能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本课是认识三种几何图形的初始课,因此,本课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线段、直线和射线,并通过其特征,理解其概念。从而达到学生对三者联系的系统感知。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中,由具体到抽象的另一概念形成过程的重要的一个台阶。所以,在小学几何教学阶段,简单几何图形概念的形成和区别,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这节课中教学的重难点。从而也是整个小学数学几何教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转折。
2、学情分析及教法体现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听过或见过射线和线段,线段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因此对于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有限这些基本特征学生还是比较耳熟能详的,因此我采用直接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线段,并通过拍照、画线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线段的直观认识。射线在生活中学生也有一些接触,因此学生掌握起来也不是很费劲,我采用视频放映射线引入,然后通过在ipad上让学生自己画射线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射线的特点。最后直线采用学生有兴趣的金箍棒视频,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直线。最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讨论知道两点间线段最短和数线段的方法。整堂课的教学让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还原回生活中去,最后再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新的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并能从实际生活中将其抽象出来,形成抽象概念。
2、通过思考探究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3、能够区分和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4、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精神,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并能从实际生活中将其抽象出来,形成抽象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思考探究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媒材资源准备:
多媒体和ipad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线段:
射线:
直线: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测验
2016年中考数学得高分优答题技巧
高三数学复习解析几何公式盘点
备战2016年高考数学选择题万能解题法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与规范答题方法
电教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016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模拟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整数和整除知识点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模拟练习卷
2016年高考数学常见题型的解析
2016年小升初数学分数乘法复习试题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立体几何题型解题方法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方法讲解
2016年初一数学第8单元同步训练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策略
高三年级数学函数复习知识点清单
七年级精编数学第9章随堂练习不等式
在体验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
2016年高考数学考场的答题技巧
2016年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达标训练题(苏教版)
人教版2016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
低年级数学学困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怎样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九年级下册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2016年)
高考数学题型的答题规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二《折扣》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