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课型定位:
重点课
本课分析:
1、本课在单元中的定位
《线段、直线和射线》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本单元中,要求学生初步对线段、直线和射线掌握其特征。具有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学生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会测量线段的长度。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学习能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本课是认识三种几何图形的初始课,因此,本课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线段、直线和射线,并通过其特征,理解其概念。从而达到学生对三者联系的系统感知。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中,由具体到抽象的另一概念形成过程的重要的一个台阶。所以,在小学几何教学阶段,简单几何图形概念的形成和区别,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这节课中教学的重难点。从而也是整个小学数学几何教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转折。
2、学情分析及教法体现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听过或见过射线和线段,线段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因此对于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有限这些基本特征学生还是比较耳熟能详的,因此我采用直接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线段,并通过拍照、画线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线段的直观认识。射线在生活中学生也有一些接触,因此学生掌握起来也不是很费劲,我采用视频放映射线引入,然后通过在ipad上让学生自己画射线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射线的特点。最后直线采用学生有兴趣的金箍棒视频,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直线。最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讨论知道两点间线段最短和数线段的方法。整堂课的教学让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还原回生活中去,最后再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新的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并能从实际生活中将其抽象出来,形成抽象概念。
2、通过思考探究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3、能够区分和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4、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精神,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并能从实际生活中将其抽象出来,形成抽象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思考探究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媒材资源准备:
多媒体和ipad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线段:
射线:
直线:
龙泉育才学校《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问题)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上1.1《正数和负数》ppt练习课件
2012新人教版七上2.2《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ppt课件
高安四中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传播和增长率问题)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2.5《有理数乘方》公开课PPT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3.1.3《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上1.3《有理数的加减法》ppt课件之一
2012新人教版七上3.1《从算式到方程》ppt课件1
2012新人教版七上1.1《正数和负数》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七上1.3《有理数的加减法》ppt课件
2012新人教版七上1.2《有理数》flash课件(按课时分)-中小学课件站
人教版数学七上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ppt复习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上4.3《角》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上4.3《角》ppt课件之二
人教版数学七上1.2《有理数》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七上1.2.1《有理数》ppt课件
2012新人教版七上1.1《正数和负数》ppt课件3
2012新人教版七上2.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ppt课件
沿池河镇中学《用列举法求概率》(合算与公平性)flash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上4.2《直线、射线、线段》ppt课件之二
人教版数学七上1.1《正数和负数》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七上4.3《角》ppt课件之一
人教版数学七上4.3《角》(余角和补角)ppt课件
2012新人教版七上1.2《有理数》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上4.1《多姿多彩的图形》ppt课件
2012新人教版七上1.1《正数和负数》flash课件(按课时分)
2012新人教版七上1.1《正数和负数》ppt课件1
房县门古中学七年级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上1.1《正数和负数》ppt课件
2012新人教版七上3.1《从算式到方程》flash课件(按课时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