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本节课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1、2的乘法口诀,根据学生自己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我先领着复习乘法的意义,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为学生总结1、2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创造,利用摆筷子的方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来创设情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顺利地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在探究1、2的乘法口诀时,特别学2的乘法口诀的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用2根小棒摆一摆,让学生主动学习,列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老师根据乘法算式22=4编写口诀二二得四,并讲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然后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乘法算式题编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后面的口诀,这是我的意料之中,我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有学生就说因为24=8,所以口诀就是二四得八,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对1的乘法口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这样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的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自主发展、自由发散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2的乘法口诀教学,在环节设计上的跨度比较大,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能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编出口诀,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口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也比较强。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相遇次数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短跑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正比例与反比例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因素分析
高二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五年级奥数习题三个人
初中数学复习要点:推理与证明
小学数学复习:易错的26个知识点归纳
数学趣题巧解:河岸的距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小学数学基础概念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分数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四单元综合试卷
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抽象思维法解题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试卷
2016年中考数学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小学数学儿歌归纳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学计划浙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合体的体积教学计划第二学期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阶段性测试卷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总复习
三年级数学五单元知识点2016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