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本节课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1、2的乘法口诀,根据学生自己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我先领着复习乘法的意义,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为学生总结1、2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创造,利用摆筷子的方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来创设情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顺利地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在探究1、2的乘法口诀时,特别学2的乘法口诀的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用2根小棒摆一摆,让学生主动学习,列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老师根据乘法算式22=4编写口诀二二得四,并讲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然后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乘法算式题编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后面的口诀,这是我的意料之中,我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有学生就说因为24=8,所以口诀就是二四得八,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对1的乘法口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这样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的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自主发展、自由发散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2的乘法口诀教学,在环节设计上的跨度比较大,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能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编出口诀,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口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也比较强。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乘法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测试题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同步练习1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同步练习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水平测试题
有效数字和科学计数法同步试题1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3
七年级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同步试题
七年级数学分式方程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1
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多彩的几何图形同步练习
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水平测试
七年级数学观察实验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负数的引入正数和负数练习1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同步练习1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随堂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4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同步练习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水平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负数的引入正数和负数练习2
七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同步试题
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同步试题2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10
七年级数学猜想证明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