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收藏
教学内容:
1、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
2、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3、课间活动(巩固2,5的乘法口诀)
4、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5、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
6、回家路上(巩固2-5的乘法口诀)
7、练习三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在寻找乘法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3、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乘法口诀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1、理解2-5的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
2、利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重视迁移,引导学生探索与交流。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对已有乘法口诀的知识迁移作用。并通过具体的情境,要使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淋漓尽致,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感受口诀的来源。
(三)重视良好的书写习惯。
老师在进行乘法口诀的书写时,要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所以写口诀时用中文字书写,要让学生注意和乘法算式的书写是有区别的,在书写的过程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按要求认真做题。
(三)注重练习的有效性与多样性
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时,大部分的学生基本掌握了运用口诀进行计算的方法,只是熟练的程度还不够,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四)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上的情境或学生身边的素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存放在问题银行中。注意生师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常见错例:
1、常见学生把得数是几十几的乘法口诀中的十漏掉。如五七(三五)。
2、书写不规范。如:四八三十2
3、没认真审核,粗心造成错误:如5+5(=)55
课时安排:
(7课时)
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1课时
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1课时
课间活动(巩固2,5的乘法口诀)------1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1课时
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1课时
回家路上(巩固2-5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三------1课时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1、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熟记2-5的乘法口诀。
2、能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有关的乘法算式。
3、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口算。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变式题。
5、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
微课人教版四年级《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圆的面积》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总复习》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密铺》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课堂工作计划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案例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购物中的数学》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小数除法》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统计表》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我的午餐》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分数乘法》Lesson 3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金水区小学数学学科“空间观念”主题研讨活动发言
教研小论文 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个好习惯
课后反思 功夫应在平时——记一次不同寻常的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回访活动心得 教材回访 伴我成长
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查数练习题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平均数》
2018—2019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小故事 一次“满意”的小测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上课所思所想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分数乘法》Lesson 1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节约用水》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分数乘法》Lesson 6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大全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相似三角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