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收藏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表的意义: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以后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分析具体问题,这样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3、常见统计表的分类: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2个或2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3)、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数量间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4、统计表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根据资料和制作表要求确定统计表的格式和项目。
(3)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填表。
(4)填写好总计和合计。
(5)写出制表的名称和制表的时间,必要时注明制表人。
5、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画出长短不一的直条,然后把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6、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起来。
7、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量,用圆中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8、统计量:包括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9、统计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10、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众数。
11、中位数:把收集到的某一对象的有关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中位数。
12、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a、不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13、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14、可能性大小的表示:用数字表示一定能不可能。 一定能这种可能性用1来表示,不可能用0来表示。
1.圆锥的特征:由2个面围成,一个是底面,一个是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只有一条高。
2.圆柱的体积:
公式的推导:利用转化的策略。
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32、64无限分割,切开后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底面积高)
当然在计算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变式。如已知半径、直径、底面周长等。
例如:
已知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12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3)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比和比的应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册整数的知识复习(数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概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整数的知识复习(平面图形)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知识点
小学毕业学年数学复习资料(图形与几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整数的知识复习(小数的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图形)
小学生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整数的知识复习(整数的知识)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1)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五单元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整数的知识复习(分数的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小学毕业学年数学复习资料(统计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整数的知识复习(数的运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