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7、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3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10、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11、正比例和反比例 :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③、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④、40x=y,x和y成反比例,因为:xy=40(一定)。
⑤、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因为:每天烧煤量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1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距离2cm,实际距离4km,则比例尺为2cm:4km,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200000。
13、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图上距离2cm和比例尺,则实际距离为:21/200000=400000cm=4km。
1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实际距离4km和比例尺1:200000,则图上距离为:4000001/200000=2(cm)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阶段测试题
高一数学上册总复习题
高一数学实验班理科实验班入学测试
弧度制习题精选
平均数同步试题及答案
高中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数学自主达标检测(一)
高一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练习
高一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下学期数学每周一练试题B
数列单元复习题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移的综合练习课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习题精选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练习题(六)
集合与简易逻辑(一)
高一下学期数学每周一练试题
两角和的正、余弦
任意角三角函数习题精选
函数y=Asin(ωχ+φ)的图象习题精选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2)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10)—函数单元测试
高一下学期数学每周一练试题A
高一数学期终试卷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2)-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角的概念的推广习题精选.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6)—函数的单调性
弧度制同步练习
平面向量
高一应用数学竞赛辅导训练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