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0
收藏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由形式走向实质,搞好小学数学的课改,更好地发挥县实验基地校的引领作用,现结合我班教育实际,特制定出数学下册课程改革计划如下:
一、主要任务
1、解读、试用和评价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数学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运用数学课程标准理解、把握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导新教材的教学;通过解读和试用,按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作评价,提出修改、完善数学课程标准的建议。
2、通读、试教和评价小学数学实验教材。通读并把握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体系,将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分析,找出新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发现并把握新教材的新质通过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试用,验证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探索总结使用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教法,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及其应体现的基础性、整体性、均衡性、前瞻性作出评价,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试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修订、完善建议。
3、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验过程中组织和引导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系统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与使用新教材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4、探索研究对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在小学数学课程实验的同时,加强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研究,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探索并逐步形成促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5、总结整理一年来本人在课程改革中好的经验、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并成册。推广符合课改精神,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操作方法,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具体措施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2、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活动。
5、定期进行实验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实验教师研究探索教学规律。
6、实验教材的培训学习,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
7、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们所用。
由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改计划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课题研究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二数学椭圆的几何性质(参数方程)
2011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课件
高中数学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二课时)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五讲:应用问题
人教A版选修1-1简单逻辑联结词学案
高三数学9.5两个平面垂直课件(理科一轮)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
高一数学课件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课件
高一数学下学期平面向量练习11
2012年高考数学选择题专题练习(四)
2012一轮复习高考调研课件+练习(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课时二项式定理(一)
人教A版必修1函数的表示法(三)课件
高三数学轨迹问题考点13课件(理科二轮)
高三数学复习课件综合法与分析法
高三数学课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011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高一数学1.2子集、全集、补集(一)课件
高三数学2.3函数的极限(2)课件
高中数学线面平行的性质与判定(三)课件
高一数学函数2(第一课时)
高中数学圆的切线方程课件
高二数学直线和平面垂直课件
高考数学函数背景下的不等式问题复习课件
高一一次函数教案
高二数学抛物线及标准方程1
高一数学弧度制课件
高一数学复数与平面向量的联系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