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0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
(1) 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
(2)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以上就是关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谢谢查阅。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5
2016高考数学复习方法总结:玩转三角函数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线性规划练习题3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练习题1
数学2016高考排列组合题型解析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失分细节解析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立体几何题型解题技巧
2010北京崇文区高三(上)期末考试理数卷(含答案)
2016届高考数学学科专练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6
高考数学各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数列问题篇
北京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9月月考理数试题
2011年高三数学二轮考点专题突破:两个原理、二项式定理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练习题2
高一数学解题技巧口诀:平面解析几何
初一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2016高考公式大集合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练习题3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不等式题型及解题技巧
安徽泗县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
精编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备考知识点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4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强化题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2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练习题2
高考数学区分三大题型 不同技巧应考
2016高考数学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2016高考数学导数应用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2011年高三数学二轮考点专题突破:等差、等比数列的计算与证明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