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3
收藏
近段时间,数学组开展生本课堂的听评活动,我们先听取了田露老师的《快乐复习》一课,课堂环节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呈现了一堂生动、丰富、好玩的数学复习课。
复习课是将书“从薄读厚,从厚读薄”的过程,是学生全面梳理知识、认识自我的阶段。田老师先出示本学期的全部知识内容,让学生讨论重、难点,回顾数学知识;之后又着重复习了乘法口诀及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最后鼓励学生认真复习,为学生加油打气。整节课教师教姿教态自然,教学组织策略得当,教学方法适合学生,从而使得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听完田老师的复习课,让我不禁陷入深思:复习课究竟该怎么上才能高效呢?经过与本组教师讨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上好复习第一课。与开学第一课一样,要让学生明白复习阶段的方法方案,明确重点与难点,这是把书“从厚读薄”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建议教师让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自己制定适合的复习预案,内容要有复习目标与复习日程安排,后一项要详尽,罗列每一天复习的内容。
第二,复习要详略得当。这与学习新课的重、难点不同,那时是针对全班同学及教材内同制定的,此时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详略不同。例如,三年级的八个单元中,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认识小数五个单元都是计算,我也特别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竖式及方法多样化每节课都要练习,所以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强,观察物体与周长比较简单,最难的是年、月、日,虽然与学生日常经验息息相关,但知识繁多,特别是判断闰年与平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三年级下册才会深入学习,所以对孩子来说算是超纲。所以,复习的时候,年月日这一单元就用了两个课时,是最多的。其它的单元,我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复习,为孩子“减负”。这是把书“从薄读厚”的过程,但也要适当“厚此薄彼”。
第三,复习要注重总结。开学初,我送给学生九字箴言:多练习、勤反思、会总结。复习恰巧是提升总结能力的好时期。鉴于我班平时单元小结做的扎实,所以学生的总结能力相当优秀,我就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期末总结,毕竟最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嘛。
通过这三项复习策略,我的复习工作还算顺利,教师适当放手,不必多费心费力,学生亲力亲为,成长颇快,何乐而不为呢?在复习中,制定适合的复习方案与方法,让学生爱上复习。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自测练习题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数学三年级四边形识点精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总复习第六单元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精选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小设计师》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精选综合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综合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课后训练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同步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练习题:下学期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练习题:下册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随堂检测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法练习题: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字母表示数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训练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梳理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时、分、秒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自测锦集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与比例课后练习题测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