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7
收藏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数学简便解题法之乘积首位变末位,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下面这个乘法算式中,每个字母代表0~9的一个数字,而且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有趣的是,把乘积的首位数字移作末尾数字,就成为被乘数。
BCDEFA
×M
______________
ABCDEF
M代表哪一个数字?
(提示:选择M和A的值以判定F和B的相应值。然后用已给确定的数值去判定余下字母的相应值。)
答案: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M不可能是0或1,而且M×B小于10;A大于M,故M不可能是9,而且A必定大于2。因此,M、A、B和F的值必然是下列各种组合之一:
abcdefghijklmnopqr
M8776665555444443333332222222
A9897896789567894567893456789
B1111111111111221122231223344
F2632840505048262581476802468
上表中未标明字母者,是由于有重复数值而应加以排除。为了得出哪一组数值可以产生其余字母所代表的唯一数值,可采用以下方法。
计算M×A得F。类似地,再计算M×F,可能要加上进位的数字,得到E。如此类推。一旦出现某一字母的值不唯一的情况,便把该组排除。结果,只留下j组,即
230769
×4
————————
923076
所以,M都是代表数字4。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小升初数学简便解题法之乘积首位变末位,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动态生成的跟进策略
线段是直线吗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多样化”与“最优化”,孰轻孰重
在数学文化的长河中徜徉
一项连续性的探究作业——“圆的面积”教学铺垫
捕捉动态生成 绽放课堂精彩
打造真实的数学课堂 让课程改革远离“浮躁”——实践新课程的反思与感悟
追寻教学的起点
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
数学教学:如何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探究学习有效性的分析与思考
例谈探索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不要虚假交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小学生数学理趣培养初探
对探究教学的思考
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误区
割舍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情结
让数学主动拥抱其他学科
努力实现多种思维的互动
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
如何走出估算教学的误区
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
坚守诚信的数学教学
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途径
警惕“家常课”的教学失衡
克服传统作业弊端,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透视不同课型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