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7
收藏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数概念,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例如15÷3=5,所以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1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2×7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为大家整理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数概念就到这里,更多小升初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探索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四边形》教学反思123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趣味数学锻炼学生“听”的专注力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下学期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活动课 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研计划(网络)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制作活动日历》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巧用故事建立“米”和“厘米”的数学模型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3 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4.3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4.2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体会
审定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导学案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图》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7 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2 “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认识年、月、日》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1 数与代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彩色粉笔的妙用》读书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2 图形与几何》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1 鸽巢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寒假老师读书随笔 读《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心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