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7
收藏
学生探究学习中充分发挥准备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准备题是探究学习的切入口,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金钥匙,又是培养学生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进行探究学习的标杆。准备题的配置一般是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和组合、转换等因素来确定的。它应有利于原认知结构的固化、顺应等作用的发挥。所以说准备题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怎样使准备题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现联系省编数学第八册《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的教学,谈谈一些做法。
一、准备题是新旧知识连接处寻找生长点的切入口。
数学知识的特点是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旧知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发展、顺应或组合。所以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寻找知识生长点的切入口。如式题例1和例2的教学,利用准备题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生长点,例题如下:
例1计算120-36a4b8+35
例2计算(58+37)b(64-9a5)
上述二例是第七册四则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揭示知识生长点。为此,教材设计了两道准备题。
1、120-144b14+35
2、(58+37)b(64-45)
教学时先让学生计算,作运算顺序的铺垫,接着组织学生比较准备题与例题之间的异同。这是教学的重点。在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准备题中的“144”和“45”,在例题中被等量的“36a4”与“9a5”所代替了。这样就自然地揭示出知识生长点,让学生顺着这个切入口进行探究学习。能化难为易,极大地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地获得新知识。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认识构建。
二、准备题是已有知识库里搜索相关旧知的金钥匙。
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往往运用“迁移规律”。用准备题这把金钥匙打开已有的知识库,搜索与新知相关的旧知。激发迁移意识的冲动,用“旧知”的原理、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本单元文字题教学的例
4、例5,教材设计的准备题是:
1、100减40乘2的积,差是多少?
2、100除以25的商,加10,和是多少?
这两道准备题是帮助学生启开已有知识库,要搜索的有关知识技能是:
1、和、差、积、商的相关知识,它们是正确列式的知识基础。
2、第七册是用综合法解文字题的,本册则要求学生用分析法解。分析法解题在应用题教学时得到培养,这是一种技能的迁移。
鉴于此,教学时我做了如下安排:
1、只列式,不计算。说说你列式的理由。
[page]-->
2、你是怎样进行解题分析的?会用从问题出发进行解题分析吗?(同桌讨论完成)
准备题教学应该与“复习检查“教学环节区别开来。坚决摒弃那些无为的学习活动,使它真正成为启开已有知识库的金钥匙。为学生顺利开展探究学习作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的铺垫。
三、准备题是知识平台上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时的标杆。
数学知识往往有一个最近知识发生区。教材在这个知识发生区内搭建了探究知识的平台。这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就充分利用知识平台,引导学生探索它们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在知识平台上准备题是比较好的“标杆“。如应用题例3,教材设置的知识平台由三部分组成。
1、准备题1。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7次搬砖多少块?
2、例3。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他再搬3次,一共搬砖多少块?
3、编者要求学生把例3的问题改成“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多少块?”变化题是:“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多少块?”
例3和变化题都是从准备题1发展变化而来的。掌握“怎样变化发展的”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教学中应把准备题1作为比较的“标杆”。
首先,引导学生将例3与准备题作比较,异中找同。弄明白准备题中的“搬7次”在例3里改成“再搬3次”。“搬7次”和“再搬3次”,虽然条件的叙述改变了,再把问题联系起来考虑,“搬砖的实际次数没有变”。从而可找到例3的解题方法。
其次,把变化题与准备题1进行比较,同中查异。它们的已知条件相同,问题改变了。
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知识平台,以准备题作“标杆”进行分析比较。揭示习题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对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这对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极有裨益。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培养,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代数式知识点解析
2015年中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
2015年中考复习数学要做到“五要五先五会五心”
2015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构建知识网络
2015中考数学考点:平行四边形考点详解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计算
六年级数学教案——《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
2016中考数学备考:五种作图基本概念和技巧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1)
2015年中考数学考前如何提前进入状态
2015中考备考:8步提高数学解题速度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
2016年中考数学高分指导:应考四步走
2015中考国庆节学习计划:中考数学提高手册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的练习
2015年中考数学:中等生数学如何提升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以分数》
2015年中考数学:初中生常见学习态度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计算练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单式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和整数相乘
中考名师指导:如何做好初三数学复习
2015年中考数学填空题基本解法详解
初三开学指导:2015中考《数学》各个击破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教学目标》
2015中考寒假复习宝典:数学思想是命题趋势
2015中考数学考点:正方形考点详解
2015年中考数学备考:数学答题技巧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全年复习指导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