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收藏
教学内容:
练习一P4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及作图能力。
重点难点: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说出下列算式各部分名称
25+16=41 321-100=221
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下列算式的( )中填上适当的数。
105+56=161 400-175=225
161-( )=56 225+( )=400
( )-56=105 ( )-225=175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指名回答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引出课题。
二、指导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3、完成教材第4页第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组内交流。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并说明理由。
总结后,让学生在同桌内互相出题,玩猜数游戏。
4、完成教材第4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填表。
反馈时重点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
5、师:我们学过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小结后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验算的方法。
三、检测评价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47+275= 914-508=
2、四年级有学生142人,其中65人参加了书法社团,其余人都参加了美术社团,参加美术社团的有多少人?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法 减法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算式》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体育场》教案
2017初三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学计划
高考数学复习指引
2015年数学图象法知识重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论文(共4篇)
小学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研究分析
高考数学高频考点
2015年中考数学特殊值法
小学数学课堂论文(5篇)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性浅析
高考数学主要考察我们哪些能力
初中数学题:求三角形ABC各角度数作业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高考数学创新题型思维方法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2017备考)
新人教版必修三数学第二章统计教学设计汇总
游戏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计划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教学计划(精编)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教学计划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教学计划(汇总)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分析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共3篇)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共6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