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收藏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请三位同学上台板书)
它们的比是.
二、探索新知
观察上面计算题1的最后结果,可以发现这些式子中的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那么上题中的比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呢?如果不是,把它们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3~4个人到黑板上板书.
例2.如图,在Rt△ABC中,∠C=90°,AC=2.5cm,BC=6cm,求AB的长.
解:因为AB2=AC2+BC2
所以AB===6.5(cm)
因此AB的长为6.5cm.
三、巩固练习
教材P14练习2、3
四、应用拓展
例3.观察下列各式,通过分母有理数,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同理可得:=-,……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
(+++……)(+1)的值.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所给的是一组分母有理化的式子,因此,分母有理化后就可以达到化简的目的.
解:原式=(-1+-+-+……+-)×(+1)
=(-1)(+1)
=2002-1=2001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案3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6
2.4 等比数列 教案2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案2
2.2 等差数列 教案2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教案5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案1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案1
2.2 等差数列 教案4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6
1.1 集合 教案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教案4
1.2 应用举例 教案3
2.4 等比数列 教案5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5
2.2 等差数列 教案3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案3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案1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2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
2.2 等差数列 教案8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4
2.4 等比数列 教案1
2.4 等比数列 教案4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案2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1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5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教案1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案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