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一、在复习引入环节,我首先通过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为下面的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打下基础;复习圆柱的特征为后面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公式推导做好铺垫。
二、在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自己观察、发现,形成圆柱表面积的表象。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的和。然后,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让学生自己展开圆柱体模型,观察到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然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环节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在练习题的设计中,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在形式、难度、灵活性上都有体现。判断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动手测量并计算圆柱体实物表面积的题目,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了学生现有的学具和准备的圆柱体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观察,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实践操作展示得不够。在动手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大部分学生联系上节课的经验说出看法,而没有实际操作,我也没有让他们展示推导的过程,加深印象,只是让他们说一说,导致一部分学困生只能听听而已;
2、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不够熟练,所以,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显得费时费力;
3、部分学生对生活问题中的圆柱表面积(不是三个面的)理解上有欠缺。
2012鲁教版八上3.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ppt课件1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1.2《提公因式法》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5.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2《比例线段》ppt课件2
2012鲁教版八上3.3《公理与定理》ppt课件2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1.3《公式法》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4《相似三角形》ppt课件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1.2《提公因式法》ppt课件3
2012鲁教版八上1.4《分式方程》ppt课件3
2012鲁教版八上5.1《二次根式》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5.4《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课件2
2012鲁教版八上4.5《数据的波动》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3.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5.2《二次根式的性质》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第三章《证明(一)》ppt复习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5.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ppt课件2
2012鲁教版八上5.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1.4《分式方程》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4.4《频数和频率》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1.3《分式的加减法》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4.3《数据的整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5.2《二次根式的性质》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1《线段的比》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3.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4.1《普查和抽样调查》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4.1《普查和抽样调查》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3《形状相同的图形》ppt课件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2.1《平均数》ppt课件2
2012鲁教版八上3.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3.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