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通过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针对应用题的特殊性,我觉得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应重点加强审题习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和检验习惯的培养。
1、教会学生读题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读题习惯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就要理解这个问题。找准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1)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
读题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读题时要认真仔细地把题读一两遍,边读边想。通过读题,对该题的具体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题的具体内容是一件什么事件,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把题意复述出来。
(2)培养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这一步主要是弄清题目基本结构,找出关键句、词并弄清他们所表示的意义;找出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题目求的问题是什么;找出已知条件和间接条件、条件与所求问题间的数量关系;并用直观图示表示出来。例如:五年级有学生214人,比六年级的学生少34人,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把题中的关键句五年级比六年级学生少34人反过来读,就是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人数多34人。读题时养成这种习惯,有利于弄清两种量谁多谁少,较好理解题意、解题时避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
(3)分析综合确定解题思路
分析综合确定解题思路,就是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直接条件、间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成直接条件,提出解题方法,确定计算顺序。
2、注重应用题检验习惯的培养
在应用题教学中,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常用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联系实际检验法。如求得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是26岁,可判断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2)估算比较检验法。如在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平均数必须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3)代入检验法。如列方程解应用题。
(4)替换检验法。用另一种方法解题,然后比较结果进行检验。除此以外,还要对解题细节进行检验。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课题研究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点:科赫曲线
2017年中考数学考前模拟试卷(有答案)
数学课外百科知识普及:交通规划
课外数学百科小知识:杨-米尔斯(Yang-Mills)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初二年级因式分解数学家庭作业题
2016中考数学考前辅导:实数大小的比较
初二上学期数学辅导重点及练习:幂的运算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知识点:冀教版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加减法知识点:第一章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辅导训练:平方根与立方根
初二上册数学辅导资料之《幂的运算》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试题答案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点:第11章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押题试卷(考前练习)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课外数学百科知识之短时傅利叶转换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知识点: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精选
2017数学百科知识之短時傅里叶转换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上册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知识点:第一章
最新初二上册数学辅导练习题:平行线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点:第11章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加减知识点:冀教版
2016初二整式的乘法数学家庭作业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辅导资料:乘法公式
初二数学上册辅导资料之《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