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成功之处:本节课在复习阶段,思路条理,能够清晰的和学生一起理顺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后边学习正方形的判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判定方法时,能够引导学生对判定方法进行在证明,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等角度去思考,避免了学生思维混乱,无从下手的局面。学习例题,能够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小组合作时先独立思考,再适当交流。学生本节课学习积极,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在复习阶段花费时间比较多,总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时没有让学生独立思考,而是一块回答,在讲解例题时,只讲了一道可能上的,对教材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在本例题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延伸,并适当进行应用,课堂内容显得有些不丰满,不充实,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题目准备很多,但是不够精练,时间上把握不是很准,教学任务完成的不够完美。
再教时措施:
1、充分备课,研究教材和大纲,在备课上多下工夫
2、课堂内容不在多而在精,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
3、在利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培养互助的习惯,养成不依赖他人,又要互相帮助的习惯。
4、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研究教法,因材施教,研究一套适合学生和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苏科版数学八下《分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分式的加减》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11.2《说理》(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黄金分割》ppt课件之二
苏科版数学八下《分式方程》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八下9.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之二
苏科版数学八下11.3《证明》(第3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9.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图形与证明》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11.4《互逆命题》(第2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12.1《等可能性》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之二
苏科版数学八下《黄金分割》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图形与证明》(复习)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11.2《说理》(第2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9.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课件之三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八下9.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八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之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