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7
收藏
应用题是每次数学考试的“压轴题”,所占分值高。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题的答题质量往往决定着考试的成败。我将应用题比喻成小学数学学习的“制高点”丝毫不为过。每个小学生都应该掌握应用题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方法。家长也都应该尽力帮助孩子去攻占这一“制高点”。
我认为想解好应用题,一定要掌握了两件武器:方程和线段图。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一边辅导女儿学习使用这两件“武器”,一边把自己的心得总结出来。让大家以后教孩子的时候轻松一点。
今天我们来看一道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
A, B, C, three cars set out from a to b, the speed of A, B is 60km/hour and 48km/hour apart, one person who ride the bike comes toward, and met them apart after they set out 5 hours, 6 hours, 8 hours. Find the speed of C.
很多孩子和家长一看到是英文出题就呆住了,就举手投降了。而那些能正确解答这道题的孩子一下子就信心百倍了。其实,这道题里面并没有特别复杂的单词,理解题意还是不难的,关键是不要被题目先吓到。下面来看看DREAMUR怎样解答。
先画线段图:
三图分别表示A,B,C三车自a驶往b,三车的速度分别为60,48,xkm/h。P表示骑车人自b向a,设其速度为vkm/h。5小时后P与A相遇;6小时后,P与B相遇;8小时后P与C相遇。
因为a,b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上面两图可以列方程求出v:
60×5+5v=48×6+6v
v=12km/h
根据第一图和第三图可以列方程求得C的速度x:
8x+12×8=60×5+12×5
x=33km/h
大家看,不难吧?如果你的孩子能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正确解答也就不成问题了。大家想想,如果孩子把这道题解了出来,是不是可以大大增加进入重点中学的砝码?
全等三角形教案
整数指数幂教案
简单的图案设计教案3
平均数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3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1
整式的除法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2
平行四边形教案2
等腰三角形教案
尺规作图教案
不等关系教案3
不等关系教案2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教案3
不等式的解集教案3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1
不等关系教案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2
逆命题和逆定理教案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4
简单的图案设计教案4
平行四边形教案1
不等式的解集教案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