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教材落实课标新理念_新课程标准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新教材落实课标...
首页>数学教研>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

小学数学新教材落实课标新理念

2009-10-20 收藏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其蕴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处理和有效的组织,才能落实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当然也不例外。因此,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同样是新课程理念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的基础。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对人教版实验教材的学习和使用谈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确定多元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还应关注数学活动中“过程性目标”的落实。“人教版”实验教材中,许多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教师应认真分析,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在设定“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不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过程性目标”。

例如,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内容,单纯从“知识技能”的角度来分析,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而从“过程性目标”的要求来看,还可以设定“引导学生经历‘十几’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验‘十进制’表示数的优越性”等教学目标。教师只有设定了相应的“过程性目标”,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有针对性地加以落实。以下“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片段,很好地说明了相关“过程性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教师组织学生用一只手抓小棒。然后提出要求:摆一摆,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抓了多少根。

学生自由操作:有一根一根摆的,有两根两根摆的,有三根三根摆的……(没有出现10根扎一捆的)。

教师参与活动:老师是这样摆的(边说边演示:“一捆”与“几根”摆在一起),你能看出我抓了多少根吗?

师生共同数“一捆”的根数,引导学生感知这“一捆”既是“十个一”,也是“一个十”。

组织学生进行“摆数”比赛:用你喜欢的方式摆出老师报出的数。

比赛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十个一”用“一个十”来表示的优越性。

又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内容时,除了确定相应的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之外,也制定了明确的过程性目标:通过规律的抽象、归纳,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抽象美和简洁美,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实践过程如下。

媒体呈现:一辆又一辆摩托车有规律地飞驰而过。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自由操作。有画画的,有用小圆片摆的……

展示:

有学生画成:□○○□○○□○○

有学生摆成:

师:有没有比这还要简单的呢?

经过讨论交流后,出现了用

1、

2、

1、

2、

1、2来表示的。

很显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经历了数学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有效达成了课前制定的“过程性目标”。

毋庸置疑,教学目标的确定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程理念的把握状况。教师对教学目标多元性的关注,是其实践新课程,落实新课程理念应走好的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

[page]-->

二、灵活处理学习材料

人教版实验教材对学习材料的呈现,无论在内容的丰富性上,还是在提供方式上,均有着老教材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表明教材提供的材料教师拿来就可以用,很多时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师也应该或者说完全可以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设计意图的情况下,个性化地改编和处理教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从更适合教学对象的角度来处理学习材料

虽然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尽可能地选择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材料,但由于其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和出版发行的滞后性,教材中的某些学习材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有必要进行改编或替换。例如“11~20各数的认识”中的单元主题图,对城市的孩子可能比较适合,但对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则显得相当陌生;又如“上下”一课中的主题图,对知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有趣,但对于不知道的学生来说则很难说有多大的激趣效果。对类似这样的学习材料,教师便可以用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替换。例如:设计一个班级运动会的主题场境来呈现“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的学习材料;设计一个“整理生物角”的实践活动来组织“上下”一课内容的教学;等等。

(二)从更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来处理学习材料

实践时,我们感到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有些学习材料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方面确实有比较大的使用价值,但有时由于材料过于复杂,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加以改编。如“十几减几”一课中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小猫观金鱼图”,从数学问题的呈现和对算法多样化的关注来看,由于问题缺乏现实意义和对“想加算减”算法的暗示性过强,我们认为可以适当加以改编。于是在教学时我们把情境设计成:一棵桃树下,一群猴子(13只)在玩耍,然后动画呈现:一些猴子爬上桃树,地面上还留下6只。于是问题产生了:树上到底爬上了几只猴子呢?

改编后的学习材料,首先,使问题生成具有了现实意义,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其次,弱化了算法上的暗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思考过程。

(三)从更生动而有意义的角度来处理学习材料

教材是一种印刷品,很多富有情节性的学习材料只能以静态呈现。对于这些材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直观教具,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使其显得更为生动而有意义,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例如上面谈到的“十几减几”一课中的主题情境,动态的过程使问题产生显得既自然,又有趣味;又如一位教师在执教“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把静态的“百羊图”设计成动态的,于是学生的学习情绪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生1:那些羊老动,我们数不清。

生2:我数得眼都花了,还是数不清。

生3:这些羊动来动去,数完了又不在那儿了,这样会多数的。

师:那么你来想个办法,怎样才好数?

生3:给每只羊编号。

生4:用一个围栏,数一只,放一只。

生5:可以把羊弄成十只十只的。然后把它们放在羊圈里,这样就好数了。

由于教师把教材上静态的主题图设计成了动态的,使原来比较呆板的问题情境变得生动、有趣,更具挑战性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被激活,他们说出了好些办法,有合理的,也有不那么合理的,当然也有教师希望得到的“十只十只数”这种方法。对于教师而言,本环节预定的教学目标达成了;对学生来说,则是其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展现,这也正是如此处理教材的价值所在。

[page]-->

三、逐步完善知识的构建过程

对知识点的处理,老教材一般以结论的形式呈现。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对知识点的处理上已经有相当大的变化。许多知识点的编写,不仅有结论,而且呈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概念的理解或方法的总结甚至需要学习者通过活动去经历、体验才能够获得。例如一年级上册“

6、7的认识”中,对“

6、7”数学意义的理解,教材便是这样编写的:

主题图:学生和教师打扫教室卫生──直观感知

6、7;

集合图:学生的集合,师生的集合──整理;

点子图:6与7的点子图──抽象;

摆小棒:用6根和7根小棒摆出了相应的图形──应用。

这是6和7两个数从直观感知到抽象归纳再到理解应用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的过程。实际教学中,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来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感知

6、7。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请学生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当有学生说出具体数量时,请其说说是怎样数的。

第二层次:整理归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画有相关事物的卡片排在黑板上,组成相应的集合。

第三层次:引导抽象。

提出要求:把刚才数的东西用小圆片摆出来,并交流摆了什么,是多少。让学生感知到,相应数量的圆片既可以表示相应数量的人数,还可以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第四个层次:理解应用。

用6件或7件学具摆出一些图形,并说说用了几件,是什么学具,摆了什么图形。

如此组织教学,教师不再孤立地处理每块内容,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经历了

6、7两个数概念逐步构建、形成、完善的过程。

[page]-->

四、有效拓展练习的功能

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也是用好新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在练习形式和内容上较老教材丰富了许多,图文并茂的编写形式,不仅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扩大了练习的开放度,有利于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拓展练习的功能。

(一)突出应用性

新课程实验教材改变了老教材“应用题”单独作为一块内容进行教学的特点,把应用题教学渗透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中,这为教材练习突出应用性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练习设计中,很多习题体现了丰富的应用价值。例如,在“位置”单元学习后的练习一中,7个练习题中有5个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时,只要尽可能地把习题训练与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加以解决,应用性的特点自然会体现出来。再如,在一些计算教学中,教材不仅把新知学习建立在一定的生活背景之上,在练习训练中,也时常结合实际生活场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计算技能的训练渗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效突出练习训练的应用性。

(二)渗透数学思想

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传统的数学教材中,一般是以专题训练形式出现,较少渗透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然而,人教版实验教材已把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作为练习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很多练习体现了函数思想。只是这样的设计意图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例如我们在“十几减几”一课的教学中,组织了这样一次练习:看卡片口算14-8,12-8,11-8,10-8,17-8,13-8,16-8,15-8。学生口答后,教师随意把算式及答案呈现在黑板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排排队,并说说有什么发现。于是,有学生依据“被减数从大到小”把算式排列起来,有学生则从小到大排列;有学生依据“得数大小”来排列。其间,有学生发现了“被减数越来越小,差也越来越小;被减数越来越大,差也越来越大”的规律。于是,“减数不变,被减数发生变化给差造成的影响”的数学思想在教师没有过多暗示的情况下,学生自然就感悟到了。这也正是新教材练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理念得以真正落实的具体体现。

(三)关注数学意识的形成

所谓数学意识,是指能经常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式,从而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心理活动。在新课程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应落实于新知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数学练习也不例外。一位教师在一节计算课结束前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请大家找到你的导游(如果你手中算式的得数与哪位导游旗上的数一样,就跟在这位导游的后面吧),并请你们相互检查评价。这种练习,已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方法本身的练习、巩固,而是拓展到一个模拟的社会背景中去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相当有益的。

总之,新教材的使用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必经之路。用好新教材,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认识、理解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实践新教材,从而使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真正得以实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