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一、创设情境
问题1填写如图所示的加法表,然后把所有填有10的格子涂黑,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如果把这些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用x表示,纵向的加数用y表示,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解如图能发现涂黑的格子成一条直线.
函数关系式:y=10-x.
问题2试写出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y与底角的度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y与x的函数关系式:y=180-2x.
问题3如图,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的边长均为10cm,AC与MN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A点与M点重合,让△ABC向右运动,最后A点与N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面积ycm2与MA长度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y与x的函数关系式:.
二、探究归纳
思考(1)在上面问题中所出现的各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有限制吗?如果有,写出它的取值范围.
(2)在上面问题1中,当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为3时,纵向的加数是多少?当纵向的加数为6时,横向的加数是多少?
分析问题1,观察加法表中涂黑的格子的横向的加数的数值范围.
问题2,因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x不可能大于或等于90°.
问题3,开始时A点与M点重合,MA长度为0cm,随着△ABC不断向右运动过程中,MA长度逐渐增长,最后A点与N点重合时,MA长度达到10cm.
解(1)问题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9;
问题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90;
问题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10.
(2)当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为3时,纵向的加数是7;当纵向的加数为6时,横向的加数是4.上面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解析法表示的,又例如:
s=60t,S=πR2.
在用解析式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在确定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如果遇到实际问题,不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例如,函数解析式S=πR2中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如果式子表示圆面积S与圆半径R的关系,那么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就应该是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分牌子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一本小人书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找规律5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找规律1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二)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数一数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数人数
二年级奥数(下)附录三 第三讲 时间的认识
二年级奥数(下)第十二讲 逆序推理法习题解答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求数值问题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逻辑推理2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买苹果问题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找规律4
二年级奥数(下)第十四讲 等量代换法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4)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5)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五)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复习检测试卷题
二年级奥数(下)附录三 第三讲 时间的认识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2)
二年级奥数练习题:找规律法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逻辑推理3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找规律2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乘积
二年级奥数(下)第十三讲 画图显示法习题解答
二年级奥数练习题:枚举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3)
二年级奥数(下)第十四讲 等量代换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