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一、说教材
“谁爬得快”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第五课时,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和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认识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循环小数。
2、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思路:
依照新理念,我积极构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运用——总结拓展” 的教学思路,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悦感、成就感的体验和与乐于与他人协作、交流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采用谈话的形式导入,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根据情景图找出数学信息。
(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爬行9.4米)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蜘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揭示课题
北师大版《谁爬得快》说课稿
4、独立解决问题(找生板演)
5、小组讨论
6、小组汇报集体订正。
7、小结
8、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让学生在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了循环小数,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美,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
(三)、巩固运用理解深化
1、找出循环小数
0.666…1.48383… 4.25250.1875875…
2、阅读数学小知识并做习题。
3、做题卡(集体订正)小学教 学
(按照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让好学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第一题是基础题,找出循环小数。第二题综合题,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一道是发展题,一方面让学生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老师问学生答
(让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
2、作业
①实践作业在生活中找一找循环的现象
(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②拓展作业
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的速度
是蜗牛的30倍,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读《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有感
小学数学教研小论文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运用的冷思考
七年级数学冀教版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知识点
初一数学浙教版下图形的平移知识点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整式的乘法知识点
必备的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随堂检测题:上册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冀教版下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苏科版下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知识点
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教育思考
华东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相反数知识点
初一鲁教版数学上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同底数幂的乘法知识点
初一北师大版数学下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知识点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检测题:《6的乘法口诀》
初一数学华东师大版下实践与探索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同步练习题:上学期
七年级数学苏科版下图形的平移知识点
数学初一年级北师大版下平方差公式知识点
湘教版初一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器的使用知识点
交流材料 小学三年级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研心得 在游戏中提升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能力
初一数学苏科版下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知识点
高职数学教育微课的运用
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作用
七年级鲁教版数学上册轴对称现象知识点
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