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中,作业却成了学生的“包袱”,成了负担。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小学,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重的作业负担,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每天学习时间量的规定。过重的作业负担,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学生迫于应付,更甚至抄袭他人作业,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这种题海战术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更甚至让学生厌恶和反感,从而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作业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根据“轻负高效”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数学教师设计、布置的作业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针对性:作业要起巩固知识的作用,主张有针对性。许多课堂习题与课外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定义、公式、定理的理解。对于新知课,课堂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主,难度与例题水平相当,可浅些,便于学生“摸仿”。课外作业以加深理解为主,立足于大多数同学的程度,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能够完成为宜。对于阶段复习课,作业以综合和灵活运用知识侧重,可难些。对于考试前辅导课,作业要起模拟考试作用,让学生熟悉考试的题型与题量。另外,数学的定义、公式及定理有其适用条件,布置作业时要考虑这一点,使学生通过练习后搞清楚这些适用条件。练习与作业的针对性就是针对这些方面来训练。
有效性:培养能力,主张有效训练。课改专家认为:能力=知识+方法+技能训练。有效的训练(即做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很大作用。主张有效训练,就是要求教师针对能力培养计划,认真研究题目的能力培养功能,注意选择那些方式方法、技能技巧典型的题目,使学生通过训练,逐渐完善思维结构,掌握必要的解题技能。值得一提的是,布置些“开放式”题目(即答案不是唯一题目),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有效训练要注意阶段性,既不能“急于求成”,也要避免“亡羊补牢”,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层次性:作业布置要分层次。原则是:“起点低、重点突出;有效规划、精心设计;注重发展能力”。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要源于生活,展现作业的趣味性。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形式单调、内容枯燥的作业感到乏味,而更喜欢贴近生活、形式新颖的作业。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多样性:作业的设计要百家争鸣,倡导作业的多样性。传统教学中布置的作业均为笔答解题作业,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部分学生厌恶作业,因此必须对单一的形式作改进,实现作业多样化,如:合作型作业、阅读型作业、观察型作业、实验型作业、想象型作业等。
时效性:作业布置要重时效。作业不仅是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也是对某一段重点的巩固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若某作业作为课内作业,就不能作为课外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每次作业训练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轻松、愉快、有成效。
适量性:作业布置要求适量。目前五天学习日,使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减少。因此对数学课时量及课外作业量也应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七年级数学课每周5节;其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5小时(每科1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原则,做到题量适中、有针对性,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
协调性:处理好单科与整体的关系,协调好各学科的作业量。在多数情况下,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其它科目的作业量。如此一来,如果只是某一科目的作业量小了,而其它科目的作业量依然如故,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这里就需要各学科的任课教师相互配合、协调了,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量少而质精,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然,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沉淀,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正确树立新型的数学作业观,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的改革,在平时设计作业时避免“题海战”,防止“熟而生厌”,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计划沪教版
名师总归纳结17年高考数学选择题解法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有多少种方法及答案
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教学计划表青岛版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教学计划汇总
必备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之结果等于37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17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用字母表示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奥数笔直的马路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小升初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徒步旅行题及答案
2017年小升初数学植树问题应用题(含答案)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三单元测量
2016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比例问题应用题(含答案解析)
经典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排列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计算
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鸡兔同笼问题)
精选四年级奥数题变换的自然数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一)》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练习题及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学计划
小升初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含答案解析)
必备六年级奥数应用题练习:有几只小猴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