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下数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小学三下数学《长...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

人教版小学三下数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前面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是怎么规定的?用手比划一下。

2、你想用什么单位度量你的课桌?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呢?

3、咱们学校的大操场用什么度量呢?还能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吗?看来摆正方形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那就方便多了。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节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了旧知,让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通过谈话,让学生明了学习这节课的必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如果你有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把他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呢?

(1)生独立思考,用拼、画等方式完成。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讨论:你们拼出形状各异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4)汇报结果: A 因为都是12个小正方形拼出的,所以是12平方厘米。

B 数出来的。

C 用长乘宽的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图形,创设探索情景,然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猜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合作意思,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2、 探究长乘宽的方法。

(1)先让第三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2)先观察你们拼的长方形中,长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长是几厘米,宽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再说说长方形中所含平方厘米数是多少。把结果填写在课本77页。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每行的块数乘行数等于总块数,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每行的块数等于(长),行数等于(宽)所以得到:长乘宽等于面积

设计意图::集体观察、对比、思考、验证并总结出结论。培养学生猜测操作验证的学习数学的探究过程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验证与应用

再画一画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怎样求面积?口述如何摆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

三、 及时联系,巩固新知

1、联系二十九 第2题

2、78页做一做。测量时取整数。

四、 交流收获,小结全课。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运用今天的知识,你能解决身边一些物体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教学要求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通过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时,也是让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