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独立思考、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按角、边的角度,把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区别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区分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学段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直角。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和顺利。所以,教师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形成概念。
教学准备:
白板多媒体,一副三角板, 每个学习小组七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
(1) 之前都学过哪些角?
(2) 屏幕上是什么角?(白板上有一个锐角,将角旋转至90度,至钝角,分别追问是什么角?)
(3) 如果在这个角的两条边上任取两个点,并连接起来,擦掉多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图形?
(4) 你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
2. 导入新课
(1) 展示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它们一样吗?什么都不一样?
(2) 其实众多的三角形里有很多也是同一类的。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给三角形分类的必要性。为下面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氛围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探究三角形的分类
(1) 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分类?。
(2) 小组交流,按照你的想法把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进行分类。
(3) 小组合作,教师深入指导。分好的同学交流思想。
人教版小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平均数2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8和9的认识及加减法 小学数学
第九单元 统计 教学设计
6、7的认识及加减法推荐教案
认识路线 教案
解决问题 实践环节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案设计
24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
认识钟表 教案教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P59及练习十四第4、6—12
数 学 广 角108一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一
比一比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公顷、平方千米 教案设计
分类-教案教学设计不错教案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笔算乘法(不进位)
比 大 小 好教案设计推荐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 找规律 教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第1—6题)
数学广角2 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设计校园 教学设计
练习六 习题训练
数 的 组 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