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会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加权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出示相关数据。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分别说。(三个)
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平均数
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板书)
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3分钟)
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13、8、13、13、8、8、14、8、11、
5、14、14、8、8、13、8、5、21
14、13、5、8、5、8、14、8、13、
8、13、8、8、14、8、8、14、14、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6.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9分钟)
学校要给五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比较什么?1班34人平均分87.7分;2班33人平均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颁给那位教师?
预设:
生1:颁给平均分最多的那个班。
生2:不公平,要算一算两个班的平均分,再比较。
问:哪个更科学公平呢?
2.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5分钟)
1.在统计中应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和以往的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巨人奥数小升初系列模拟试题之九
2008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0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数学真题答案
广东省2009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浙江衢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山东德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山东日照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8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数学试题
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中考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2008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浙江湖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0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2山东菏泽中考数学试题
200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数学试题
巨人奥数小升初系列模拟试题之七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巨人奥数小升初系列模拟试题之一
2011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浙江金华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巨人奥数小升初系列模拟试题之四
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巨人奥数小升初系列模拟试题之三
2012年湖北武汉中考数学试卷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2009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数学真题
巨人奥数小升初系列模拟试题之八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