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够正确地列出方程,并且能够正确地解方程。
2、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列出方程,并且能够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法: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尝试法。
学法:练习法,测试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根据情景引入课题。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学生自学练习五第一题至第六题。组内交流订正。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体现对学和群学)
按自学要求分小组进行做题。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展示部分)
分小组进行展示本小组交流结果。学生指出错误并纠正错误。
做第2题时先把结果填在书上,再说出填写的理由。
第3题先理解每个小题等号右面的数就是计算器上的“读数”,建立等式后再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结果。
第4题。独立完成,
第5题、第6题。独立解答后,说出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
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列出方程?
小组汇报:
4+2(n-1)=26
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1、做题时要注意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
2、解含有两个未知的应用题,关键进找出倍数,高一个量为X,则另一个量为ax,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完成配套练习册思维拓展。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如何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认数》教学中突破重点的练习设计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低数组工作计划简要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有几支铅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元角分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2011年秋季学期小学数学第三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玩积木、认图形”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