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 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引入
1. 提问;
①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 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 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 用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 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 铅笔长15米。( )
② 课桌高70米。( )
③ 一棵树高16厘米。( )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并教学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课始,运用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受到太麻烦和太累,从而产生学习用大长度单位量长度较大的物体的兴趣。接着出示米尺,让学生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用米尺测量物体等活动,通过比较,建立1米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留下1米到底有多长的深刻印象。再让学生比比看看,探索出1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填空综合练习题
方程、代数与等式: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人教版五上数学《小数乘法》第2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2016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新苏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同步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2016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邮票中的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2016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期末专项训练
2016四年级数学下错中求解期末专项训练试题
2016五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同步练习
2016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方法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之线与角(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营养午餐》教案设计
人教版五上数学《小数乘法》第1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之小数除法
2016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算术
小学三年级新老师数学总结 教师生活初体验
人教版六下数学《利用图形求等比数列之和》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2016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同步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选择综合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专项能力训练题
2016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同步训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