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具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如
(1)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
(2)送来的牛奶包数多了,牛奶的总质量也多了;包数少了,总质量也少了。
(3)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
(4)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行数就少了。
2、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 教学例1
(1)出示例题情境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
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体积也不同,高度越高体积越大;高度越低,体积越小。
(2)出示表格。
高度/㎝ 2 4 6 8 10 12
体积/㎝3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底面积/㎝2
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2。
板书
教师: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
(2) 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①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010年苏教版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卷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第14课时(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线与平面垂直(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期中阶段形成性检测试卷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模拟试卷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第13课时(实习)教案
高三手续应用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高三数学 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高三数学 三角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高三数学—向量与向量的初等运算(学案)
高三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解决问题》能力测试数学试卷
高三数学导数应用的题型与方法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学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六年级数学素质练习(毕业综合练习题)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第11课时(1.61)教案
高中数学—简单的线性规划(学案)
高中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高三数学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水平检测试卷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小结(学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