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信息窗中第二个红点问题,即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学生要首先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御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1+路程2=总路程。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两个能在一条线上自由活动的小人。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刘老师家住哪儿吗?悄悄告诉你们吧,刘老师家离着人民公园非常近,到底有多近呢?你们来看。
PPT出示:刘老师从家出发步行去人民公园,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到达。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PPT出示:刘老师家距离人民公园有多远?
你会解决吗?
PPT:605=300(米)
这60表示什么?5呢?300呢?
通过这个小例题,我们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关系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点新问题,好不好?
二、 合作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初步感知相遇问题
PPT出示例题:小明和李老师同时从家出发相对而行,小明步行每分钟走60米,李老师骑自行车,每分钟骑行140米,5分钟后他俩在人民公园相遇。小明家和李老师家相距多少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10篇)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导学案
初三年级《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一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导学案
三角形的按边分类方法(四年级数学)
精编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估算与精确计算家庭作业(2016)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及反比例》复习导学案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浅谈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因式分解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浅议(10篇)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概括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公式倍数关系2016
二年级下册数学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小数的性质
2016二年级数学公式面积与体积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课后训练题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计算家庭作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知识点三角形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导学案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介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