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8
收藏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在生活中感知物体的角,如能说出桌面有四个角等,但对角的理性认识不够。而且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教学应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角后,再认识角各部分之间的名称。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让学生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自己学着用尺子画角。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
2、能正确画出一个角
3、能辩认不同方向的直角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节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计划 | 授课 |
角的初步认识 |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 1 | |
直角的初步认识 | 1、初步认识直角。 | `1 | |
单元测试及分析 |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 1 | |
合 计 | 3 |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试卷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同步测试题
初三数学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
2008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数学上学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练习题
2008年九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试卷(1)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1.3菱形性质练习题(4)
初三数学上学期相似三角形综合试题(一)
2009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江西新余市珠珊中学2009年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初三数学上学期圆、圆心角、圆周角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4.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练习题
初三数学上学期圆的基本性质习题课
桑枣中学2009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无答案)
2008年九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试卷(3)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3.1二次根式(第4课时)练习题
200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1.3(矩形的性质练习题(3)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试卷1.5中位线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3.1二次根式(第1课时)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3.1二次根式(第3课时)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4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旋转同步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3章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题
09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北京市朝阳区)
2009学年初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2009年九年级数学中考试题:二次函数分类汇编
初三上学期数学第一章同步练习题
2008年九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试卷(2)
初三数学上学期圆心角与圆周角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