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他需要我们对每天学习的新知识点及时整理,接下来由查字典数学网为大提供了高二数学下学年期末考试知识点,望大家好好阅读。
数列的基本概念
数列的函数理解:
①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②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种表示方法:a.列表法;b。图像法;c.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项公式给出数列和以递推公式给出数列。③函数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样数列也并非都有通项公式。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n,a(n+1),……简记为{an},项数有限的数列为“有穷数列”(finite sequence),项数无限的数列为“无穷数列”(infinite sequence)。
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的为正项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如:1,2,3,4,5,6,7;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如:8,7,6,5,4,3,2,1;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各项呈周期性变化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如三角函数);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如:2,2,2,2,2,2,2,2,2)。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an=f(n)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通项公式不唯一)。
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中项的总数为数列的项数。特别地,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n=f(n)。
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它的通项公式是a(n)=f(n).并非所有的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例如:π的不同近似值,根据精确的程度,可形成一个数列3,3.1,3.14,3.141,…它没有通项公式。
用符号{an}表示数列,只不过是“借用”集合的符号,它们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1.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而数列中的项可以是相同的。2.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而数列中的项必须按一定顺序排列,也就是必须是有序的。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的高二数学下学年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知识点总结尽在查字典数学网。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PPT课件
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2015新课标数学(文)答案解析(下)
七年级暑假作业专题训练(1)
小学五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七年级暑假作业(2)
1.1正数和负数 同步练习1
新学期七年级上1.1《正数和负数》教案
七年级暑假作业专题训练(3)
26.1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课件
四年级暑期数学小伙伴
七年级暑假作业专题训练(2)
七年级暑假作业专题训练(填空题)
小学生六年级最新数学暑假作业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暑假作业专题训练(4)
13.1 轴对称 PPT课件1
二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七年级暑假作业(统计)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带答案)
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 课件
1.1正数和负数课堂小练
2015新课标数学(文)答案解析(上)
七年级上册 1.1正数和负数 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行程问题练习题
13.1 轴对称 PPT课件3
七年级暑假作业(3)
1.1正数和负数 试卷一(含答案)
2015七年级数学上册 1.1《正数和负数》人教版教案
1.1正数和负数 试卷二(含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