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第一课时
小数的读写和意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49~5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实录及反思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实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1课时: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是多少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练习八第1——5题(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4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听和评“认识周长”一课有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练习七第1—4题(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5
周长是多少(苏教版第五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