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一、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建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景中被交流。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出数学。为此,这节课一开始就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从十月一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个生动具体的实际问题,获得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内部结构特征的直接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生活“进到数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反思抽象,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概念,并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进一步提炼,总结出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如上所述,学生获取知识过程花的时间可能也要稍多一些,但是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面对那些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时,会自觉地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那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主动地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学过的一些方法来展示自己内部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清楚地体会到数学的内部联系,而且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到“数学化”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他们获得对数学的正确认识。
在学会了基本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找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练习了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每个小组的验证得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现了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求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初步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练习题:下册
数学三年级四边形识点精解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自测锦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法练习题: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教案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综合练习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法随堂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练习题:下学期
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课后训练题: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民币的认识练习题:青岛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随堂练习题:下册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训练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自测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新课标三下数学《位置与方向之认识平面上的东南西北和路线图》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题(华师版含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字母表示数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总复习第六单元试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精选综合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课后训练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