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4.介绍放大比例尺
出示图例2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角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小结与思考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小结与思考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1字母表示数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小结与思考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6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代数式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小结与思考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5垂直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4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4绝对值与相反数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合并同类项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问题导引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3余角、补角、对顶角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6整式的加减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5垂直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小结与思考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7有理数的乘方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问题导引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1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展开与折叠问题导引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1从问题到方程学习与评价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