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内容:
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
3、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
(1)让生观察地图
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出示提示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生汇报。
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式
2015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
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1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3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4)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2
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方差公式(3)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知识点: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6)
四年级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五章 加与减(二) 4、“跳绳”教学设计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二)第二册
有理数乘方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2)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6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乘法口诀复习”教学实录与评析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二章 4、“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方差公式(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代数式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二章 观察与测量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正数和负数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5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二章 3、“我又长高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简案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五章 加与减(二)2、“发新书”教学设计1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