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中考数学函数模拟练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解答】: 解:抛物线与y轴交于原点,c=0,故①正确;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直线x=﹣1,故②正确;
当x=1时,y=2a+b+c,
∵对称轴是直线x=﹣1,
∴ ,b=2a,
又∵c=0,
∴y=4a,故③错误;
x=m对应的函数值为y=am2+bm+c,
x=﹣1对应的函数值为y=a﹣b+c,又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a﹣b+c
∵b=2a,
∴am2+bm+a>0(m≠﹣1).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a≠0)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5、(2014•宁波第12题)已知点A(a﹣2b,2﹣4ab)在抛物线y=x2+4x+10上,则点A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
A. (﹣3,7) B. (﹣1,7) C. (﹣4,10) D. (0,10)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分析】: 把点A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整理,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再求出点A的坐标,然后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再根据对称性求解即可.
【解答】: 解:∵点A(a﹣2b,2﹣4ab)在抛物线y=x2+4x+10上,
∴(a﹣2b)2+4×(a﹣2b)+10=2﹣4ab,
a2﹣4ab+4b2+4a﹣8ab+10=2﹣4ab,
(a+2)2+4(b﹣1)2=0,
∴a+2=0,b﹣1=0,
解得a=﹣2,b=1,
∴a﹣2b=﹣2﹣2×1=﹣4,
2﹣4ab=2﹣4×(﹣2)×1=10,
∴点A的坐标为(﹣4,10),
∵对称轴为直线x=﹣ =﹣2,
∴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0,10).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对称,把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并整理成非负数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
6、(2014•温州第10题)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在第一象限,AB∥x轴,AD∥y轴,且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重合.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若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则经过动点A的反比例函数y= (k≠0)中k的值的变化情况是(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矩形的性质.
【分析】: 设矩形ABCD中,AB=2a,AD=2b,由于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则a+b为定值.根据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重合及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知k= AB• AD=ab,再根据a+b一定时,当a=b时,ab最大可知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k的值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 解:设矩形ABCD中,AB=2a,AD=2B.
∵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
∴2(2a+2b)=4(a+b)为定值,
∴a+b为定值.
∵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重合
∴k= AB• AD=ab,
又∵a+b为定值时,当a=b时,ab最大,
∴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k的值先增大后减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及不等式的性质,有一定难度.根据题意得出k= AB• AD=ab是解题的关键.
7、(2014年山东泰安第17题)已知函数y=(x﹣m)(x﹣n)(其中m
A.m+n<0 b="" m="" n="">0 C.m-n<0 d="" m-n="">0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判断出m<﹣1,n=1,然后求出m+n<0,再根据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由图可知,m<﹣1,n=1,所以,m+n<0,
所以,一次函数y=mx+n经过第二四象限,且与y轴相交于点(0,1),
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纵观各选项,只有C选项图形符合.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图象,反比例函数图象,观察二次函数图象判断出m、n的取值是解题的关键.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考数学函数模拟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众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负数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分率应用题的反思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量与计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活动课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量与计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反比例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二)》
六年级数学教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教案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练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三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一)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变换(2)》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圆柱的表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自行车里的数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练习一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认识圆柱
六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条形统计图(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成正比例的量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三)》
六年级数学教案——《化简比(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认识负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球”教学设计与评析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