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p.20、21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北师大第二册乘车加减混合应用题练习二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练习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学前准备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发新书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乘车加减混合练习一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买物品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如何连加、连减例题二
北师大第二册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练习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加法练习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购物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乘船连加、连减练习二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豆子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套圈(加减法)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第二册有趣的图形
北师大第二册认识人民币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快餐算钱游戏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乘车加减混合应用题练习一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统计练习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1)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及其运算二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连加连减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乘车加减混合练习二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认识图形课件
认识图形课件(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采松果课件北师大版一年级下
北师大第二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如何连加、连减练习
北师大第二册乘船连减练习一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算式填空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捞大鱼游戏(加减法)课件
北师大第二册笔算连加练习一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