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特别是等号的位置。
(二)比较
1、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 (2)643
243=8(人) =243
=8(人)
教学反思:
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9《逆命题、逆定理》ppt课件2
北京课改版八上1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pt课件之一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7《二次根式的加减法》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2《立方根》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5《二次根式及其性质》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3《分式的乘除法》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1《平方根》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上12.3《用科学计算器开方》ppt课件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1《平方根》ppt课件3
北京课改版八上13.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上12.7《二次根式的加减法》ppt课件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3《分式的乘除法》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9《逆命题、逆定理》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1《平方根》ppt课件2
北京课改版八上11.3《分式的乘除法》ppt课件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4《分式的加减法》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5《二次根式及其性质》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11《勾股定理》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上11.4《分式的加减法》ppt课件之一
北京课改版八上11.4《分式的加减法》ppt练习课件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2《立方根》ppt课件2
北京课改版八上1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pt课件之三
北京课改版八上12.4《无理数与实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