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内容: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P9P10
教学目标:
1、了解括号产生的必要性,掌握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2、在交流、探究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说一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364+28
65- 25+40
1256
172 - 423
243+325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法四种运算叫四则混合运算。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在算式里有括号,又按什么顺序计算昵?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教学例4
1、教师出示教材第9页例4的算式:9612+42。
(1)观察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中包括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指名板演: 9612+42
=8+8
=16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应该怎么办?
教师适时介绍:可以利用小括号改变运算的顺序。
启发学生思考:只要在算式中加上一个小括号,就可以满足要求,即: 96(12+4)2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演
96(12+4)2
=96162
=62
=12
师:在这个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
(4)介绍中括号的知识。
教师介绍中括号的写法,及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听课反思 旁听学生口算能力测试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2)》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课(1)》数学教案
不一样的练习课——听课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3)》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1)》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1)》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1)》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2)》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2)》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2)》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课(2)》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1)》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1)》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