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内容:
练习二P7P8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师: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生交流后明确: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二的习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板书课题:练习二。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07题。
1、完成教材第7页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第3题。
创设情境:有一只调皮的小猫弄脏了作业本。你有办法求出被猫爪踩过的数吗?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4、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由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来填的。
5、完成教材第7页第5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利用乘、除法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6、完成教材第8页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师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检测评价
出示练习二第7~9题。
1、完成教材第8页第7题。
题目出示后,学生直接口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2、完成教材第8页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明确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
组织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及依据。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乘法 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小学数学活动化的研究与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策略
“激活”新课标理念
对当前几种预习观的反思
关于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一些探索——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浅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应用与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四部曲”
实施开放教学
“问题解决”和小学数学课程
浅析《课程标准》中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
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让“成长树”伴随学生的成长
在数学建构教学观理论指导下浅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让数学的阳光沐浴每一个孤独的角落
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例举--小数论文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初探
数学课堂教学的“三字十二条”
在数学思维训练课中,注意运用迁移规律
数学作业的批改
试论作业设计的评价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地使用讨论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