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内容:
练习三 P11P12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巩固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狭问题的能力。
3、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练习三。
学生独立思考,回想之前所学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
1、梳理知识。
(1)提出问题: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三、综合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3题。
1、完成教材第11页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反馈时,师生共同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完成教材第11页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计算,然后进行交流反馈。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出综合算式的。
3、完成教材第11页第3题。
题目出示后,引导学生对比上下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后,再进行计算。 反馈时,让学生总结括号的意义及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出示练习三第4~6题。
4、完成教材第11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独立解决,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2页第5题。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完成教材第12页第6题。
交流时,让学生写出三四个不同的算式后,组织交流、评价。
最后归纳出在凑数过程中主要运用83、46、122等基本算式。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则运算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的,都按从
左到右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有乘、除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之:公式推导过程(二)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初一上册数学怎么学最有效率
初一数学知识讲解: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
初中数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平行线
2017年高考数学知识点:函数部分知识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讲解: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初一数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2016-2017年普宁华侨中学高二数学文上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相似三角形定理
初一数学知识讲解:实数的有关概念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的知识点
初一数学重要概念梳理:同类二次根式
初中数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初中数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有理数的乘法
初中数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初一数学学习:学好初中数学要注意的五点
初一数学知识点梳理篇(1)
初中数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重要概念梳理:统计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一数学复习指导:奥数30条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代数的初步知识
七年级数学寒假学习指南
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知识点
初中数学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实数
教你如何打好七年级数学学习的基础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怎样学好高一数学
初一数学知识讲解:整式及其运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