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解析_教材解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
首页>数学教研>教材解析>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解析

2016-06-15 收藏

一、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1、前期的学习。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运算的意义。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2)乘法的估算。

2、笔算乘法:

(1)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2)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3)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4)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5)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3、后续发展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估算。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具体分析

(一)口算乘法

1、主题图

主题图展现了游乐园的情境,目的在于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单元的的计算教学提供现实背景。

主题图中提供了5个游乐项目的价格表,为口算乘法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提供了数据支持。并通过小精灵的话提示,让学生通过对主题图的多角度观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例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1)在解决如何计算20×3的过程中,教材呈现了用加法和乘法计算的两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借助小棒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3个20是60.通过对两个10乘以3得6个10的思考,引导学生将整十乘以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想“二三得六”,算20×3=60的计算方法。

(2)出示200×3,让学生借助类推自己完成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3.例2【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口算】

(1)例2是修订后教材增加的内容。教学这一内容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学习算乘法的基础。

(2)呈现小棒图,提示通过操作小棒理解算理,探索出计算的方法(学生说出口算步骤)的教学过程。

(3)“想一想:,进一步巩固口算的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再相加。

(二)笔算乘法

1.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例1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需要12×3.在计算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呈现了连加、口算和列乘法竖式计算等多种方法,但重点教学笔算方法。

(2)在中间的虚方框中给出了笔算的整个过程×,并对每一步计算中各个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使学生明确算理,了解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右边给出了简写的乘法竖式的写法,让学生知道在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后,可以采用这种简明的书写形式。

2.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需要计算的12×3.

(2)通过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在中间的虚方框中给出笔算的整个过程,并给出第一步计算结果的含义,第二步计算结果的含义留给学生自己填写,使学生明确算理,了解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

(3)将竖式进行简化,给出简洁的书写格式。体现出追求简洁、合理的教学思想。

3.例3(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连续进位)

(1)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原理和算法与例2昂,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犯错。因此,专门安排了例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2)呈现了先估算出积的范围再精确计算的过程,并提供了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将一个乘数9估成10,得出积应该比240小;另一种是将一个乘数24分别估成20和30,估出积的范围,应该在180和270之间。以此说明,用估算可以初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如何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计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逐步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4)增加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为第二学段教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作准备。

4、例4(有关0的乘法)

(1)通过解决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以乘法的意义为基础,给出7个0连加的算式和相应的乘法算式。并通过7个空盘子,让学生直观感知到一个桃子都没有的客观事实。

(2)呈现一些0作因数的算式,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出结果,并从中归纳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5、例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例5突出在精确计算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为粗略的判断精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虽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很特殊,但计算方法与前面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通过“想:十位上写几?”提示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如601×8),十位上要用0来占位。

6、例6(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2)提供了两种用竖式计算时的不同写法,通过小精灵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写法更简便一些。

(三)解决问题

1、例7(用估算解决问题)

(1)例7让学生理解估算的价值,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往大估、往小估),并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2)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如何用不等式的性质通过估算解决问题。在这里采用往大估的策略,即把29看作30,30×8=240,29×8,所以250元肯定够。并且在这里第一次出现“≈”。

(3)“想一想”延续了例7的情境,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估算策略。第一问让学生体会往小估都不够,就一定不够。即把92看作90,90×8=720,92×8>720>700,所以700元不够。第二问让学生再次体会往大估的策略。

2、例8(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1)在“阅读与理解”环节,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呈现实际问题中包含的数学信息,体现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2)在“分析与理解”环节,通过小精灵和学生的问答提示思考的步骤,分析出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3)“想一想“的问题是例题的变式问题。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单价。

3、例9(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1)例9沿用了例8的情境,编排的思路与例8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画图的方法由示意图改为更为抽象的线段图,为今后借助线段图分析更复杂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

(2)例9和“做一做”的数学模型是相同的,都是“归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都是要先求出总量。

四、教学建议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重视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推动作用。

3、重视估算的教学,体会估算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5、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