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老师编辑了高一数学教案:数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1)理解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其每一项是由其项数唯一确定的.
(2)了解数列的各种表示方法,理解通项公式是数列第
项
与项数
的关系式,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并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写出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3)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前若干项,便确定了数列,能用代入法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由
求
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1)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体会数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抽象出数列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有物品堆放个数的计算等.
(2)数列中蕴含的函数思想是研究数列的指导思想,应及早引导学生发现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在教学中强调数列的项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次序”便是函数的自变量,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次序不同则就是不同的数列.函数表示法有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类似地,数列就有列举法、图示法、通项公式法.由于数列的自变量为正整数,于是就有可能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从而数列就有其特殊的表示法——递推公式法.
(3)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是简单的代入法,教师应精心设计例题,使这一例题为写通项公式作一些准备,尤其是对程度差的学生,应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归纳通项公式与各项的结构关系,尽量为写通项公式提供帮助.
(4)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分析各项中的结构特征(整式,分式,递增,递减,摆动等),由学生归纳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如正负相间用
来调整等.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写出通项公式,可让学生依据前几项的规律,猜想该数列的下一项或下几项的值,以便寻求项与项数的关系.
(5)对每个数列都有求和问题,所以在本节课应补充数列前
项和的概念,用
表示
的问题是重点问题,可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
与
的关系,再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其一般规律,并给出严格的推理证明(强调
的表达式是分段的);之后再到特殊问题的解决,举例时要兼顾结果可合并及不可合并的情况.
(6)给出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其最大项或最小项,又是函数思想与方法的体现,对程度好的学生应提出这一问题,学生运用函数知识是可以解决的.
上述提供的高一数学教案:数列希望能够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2015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
教学计划七年级数学()
2015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参考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5下学期初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
教学计划:2015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
2015年初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2015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参考内容
2015年初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模板(第一学期)
2015初一数学教学计划参考内容(第二学期)
2015年初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内容
()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初一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参考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参考()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初一上册)
2015学年初一上册数学教学教研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个人)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参考内容
2015年初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指导
2015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参考
初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初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参考内容
2015年第二学期初一数学教学计划指导
2015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
2015—2016初一年级新学期数学数学计划进度表
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参考内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