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数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数学三角函数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数学三角函数教案
第二十四教时
教材:倍角公式,推导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
目的:继续复习巩固倍角公式,加强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训练;同时,让学生推导出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并对此有所了解。
过程:
一、 复习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万能公式的推导过程:
例一、 已知 , ,tan = ,tan = ,求2 +
(《教学与测试》P115 例三)
解:
又∵tan2 0,tan 0 ,
2 + =
例二、 已知sin cos = , ,求 和tan的值
解:∵sin cos =
化简得:
∵ 即
二、 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
sin( + ) + sin( ) = 2sincos sincos = [sin( + ) + sin( )]
sin( + ) sin( ) = 2cossin cossin = [sin( + ) sin( )]
cos( + ) + cos( ) = 2coscos coscos = [cos( + ) + cos( )]
cos( + ) cos( ) = 2sinsin sinsin = [cos( + ) cos( )]
这套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熟悉结构,不要求记忆,它的优点在于将积式化为和差,有利于简化计算。(在告知公式前提下)
例三、 求证:sin3sin3 + cos3cos3 = cos32
证:左边 = (sin3sin)sin2 + (cos3cos)cos2
= (cos4 cos2)sin2 + (cos4 + cos2)cos2
= cos4sin2 + cos2sin2 + cos4cos2 + cos2cos2
= cos4cos2 + cos2 = cos2(cos4 + 1)
= cos22cos22 = cos32 = 右边
原式得证
三、 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
若令 + = , = ,则 , 代入得:
这套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与积化和差公式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例四、 已知cos cos = ,sin sin = ,求sin( + )的值
解:∵cos cos = , ①
sin sin = , ②
∵
四、 小结:和差化积,积化和差
五、 作业:《课课练》P3637 例题推荐 13
P3839 例题推荐 13
P40 例题推荐 13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数学网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能给您带来帮助!
中考数学知识点:分式的通分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专项能力训练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名师文章 在自研自修中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点之加减法
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单元综合教案
数学核心素养——“数感”的培养—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例 小数乘法的快乐学习
小数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课策略
探数学之根 寻数学之美——台州学习有感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提升练习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综合练习题
教师学习随笔 《自主课堂》学习观摩心得体会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提升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综合能力训练
2016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专项能力提升练习题
2016学年度二年级数学教研组下期教研总结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重点之观察与测量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圆
教学心得 如何指导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规范书写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题
拼图装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几何图形分类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复习中计算练习的必要性!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专项能力练习题二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能力练习题
数学中考知识点:分式的约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