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收藏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数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新生自我介绍:介绍家庭、原毕业学校、班级.
2.问题.
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像家庭、学校、班级、男生、女生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学生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学生活动
1.介绍自己;
2.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
3.分析、概括各集合实例的共同特征.
三、数学建构
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不同的、确定的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每一个个体都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
3.集合的表示方法:
另集合一般可用大写的拉丁字母简记为集合A、集合B.
4.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有限集,无限集与空集.
6.有关集合知识的历史简介.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表示出下列集合:
(1)中国的直辖市;(2)中国国旗上的颜色.
小结:集合的确定性和无序性
例2 准确表示出下列集合:
(1)方程x2―2x-3=0的解集;
(2)不等式2-x0的解集;
(3)不等式组 的解集;
(4)不等式组 2x-1-33x+10的解集.
解:略.
小结:(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⑴,无限集⑵与⑶,空集⑷
例3 将下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改为列举法表示:
(1){(x,y)| x+y = 3,x N,y N }
(2){(x,y)| y = x2-1,|x |2,x Z }
(3){y| x+y = 3,x N,y N }
(4){ x R | x3-2x2+x=0}
小结:常用数集的记法与作用.
例4 完成下列各题:
(1)若集合A={ x|ax+1=0}=,求实数a的值;
(2)若-3{ a-3,2a-1,a2-4},求实数a.
小结: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2.练习: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x|x+1=0};
②{ x|x为15的正约数};
③{ x|x 为不大于10的正偶数};
④{(x,y)|x+y=2且x-2y=4};
⑤{(x,y)|x{1,2},y{1,3}};
⑥{(x,y)|3x+2y=16,xN,yN}.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奇数的集合;②正偶数的集合;③{1,4,7,10,13}
五、回顾小结
(1)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以及Venn图;
(3)集合的元素与元素的个数;
(4)常用数集的记法.
六、作业
课本第7页练习3,4两题.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数学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数学教案: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能给您带来帮助!
对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考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拂去浮华,凸现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富成效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的“三字十二条”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如何有效地使用讨论
多媒体翅膀扮美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策略
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教学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前提
“激活”新课标理念
数学应用与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数学作业的批改
关于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一些探索——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让数学的阳光沐浴每一个孤独的角落
浅谈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透析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和小学数学课程
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的几点看法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试谈小学生数学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领略数学日记的魅力--小学数学论文
关于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探索与思考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