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收藏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连,组成的一个闭合的平面图形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小编准备了高三数学专项练习,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
1.在△ABC中,sinA=sinB,则△ABC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答案 D
2.在△ABC中,若acosA=bcosB=ccosC,则△ABC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 B
解析 由正弦定理知:sinAcosA=sinBcosB=sinCcosC,
tanA=tanB=tanC,A=B=C.
3.在△ABC中,sinA=34,a=10,则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
A.152,+B.(10,+)
C.(0,10) D.0,403
答案 D
解析 ∵csinC=asinA=403,c=403sinC.
4.在△ABC中,a=2bcosC,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答案 A
解析 由a=2bcosC得,sinA=2sinBcosC,
sin(B+C)=2sin Bcos C,
sin Bcos C+cos Bsin C=2sin Bcos C,
sin(B-C)=0,B=C.
5.在△ABC中,已知(b+c)∶(c+a)∶(a+b)=4∶5∶6,则sin A∶sin B∶sin C等于()
A.6∶5∶4 B.7∶5∶3
C.3∶5∶7 D.4∶5∶6
答案 B
解析 ∵(b+c)∶(c+a)∶(a+b)=4∶5∶6,
b+c4=c+a5=a+b6.
令b+c4=c+a5=a+b6=k (k0),
则b+c=4kc+a=5ka+b=6k,解得a=72kb=52kc=32k.
sinA∶sinB∶sinC=a∶b∶c=7∶5∶3.
6.已知三角形面积为14,外接圆面积为,则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之积为()
A.1B.2
C.12D.4
答案 A
解析 设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R,则由,
得R=1,由S△=12absinC=abc4R=abc4=14,abc=1.
二、填空题
7.在△ABC中,已知a=32,cosC=13,S△ABC=43,则b=________.
答案 23
解析 ∵cosC=13,sinC=223,
12absinC=43,b=23.
8.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60,a=3,b=1,则c=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由正弦定理asinA=bsinB,得3sin60=1sinB,
sinB=12,故B=30或150.由ab,
得AB,B=30,故C=90,
由勾股定理得c=2.
9.在单位圆上有三点A,B,C,设△ABC三边长分别为a,b,c,则asinA+b2sinB+2csinC=________.
答案 7
解析 ∵△ABC的外接圆直径为2R=2,
asinA=bsinB=csinC=2R=2,
asinA+b2sinB+2csinC=2+1+4=7.
10.在△ABC中,A=60,a=63,b=12,S△ABC=183,则a+b+csinA+sinB+sinC=________,c=________.
答案 12 6
解析 a+b+csinA+sinB+sinC=asinA=6332=12.
∵S△ABC=12absinC=126312sinC=183,
sinC=12,csinC=asinA=12,c=6.
三、解答题
11.在△ABC中,求证:a-ccosBb-ccosA=sinBsinA.
证明 因为在△ABC中,asinA=bsinB=csinC=2R,
所以左边=2RsinA-2RsinCcosB2RsinB-2RsinCcosA
=sin(B+C)-sinCcosBsin(A+C)-sinCcosA=sinBcosCsinAcosC=sinBsinA=右边.
所以等式成立,即a-ccosBb-ccosA=sinBsinA.
12.在△ABC中,已知a2tanB=b2tanA,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 设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R,则a2tanB=b2tanA
a2sinBcosB=b2sinAcosA
4R2sin2AsinBcosB=4R2sin2BsinAcosA
sinAcosA=sinBcosB
sin2A=sin2B
2A=2B或2A+2B=
A=B或A+B=2.
△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能力提升
13.在△ABC中,B=60,最大边与最小边之比为(3+1)∶2,则最大角为()
A.45B.60C.75D.90
答案 C
解析 设C为最大角,则A为最小角,则A+C=120,
sinCsinA=sin120-AsinA
=sin120cosA-cos120sinAsinA
=32tanA+12=3+12=32+12,
tanA=1,A=45,C=75.
14.在△ABC中,a,b,c分别是三个内角A,B,C的对边,若a=2,C=4,
cosB2=255,求△ABC的面积S.
解 cosB=2cos2B2-1=35,
故B为锐角,sinB=45.
所以sinA=sin(-B-C)=sin34-B=7210.
由正弦定理得c=asinCsinA=107,
所以S△ABC=12acsinB=12210745=87.
1.在△ABC中,有以下结论:
(1)A+B+C=
(2)sin(A+B)=sin C,cos(A+B)=-cos C;
(3)A+B2+C2=
(4)sin A+B2=cos C2,cos A+B2=sin C2,tan A+B2=1tan C2.
2.借助正弦定理可以进行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互化,从而进行三角形形状的判断、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高三数学专项练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7.1.2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ppt新人教七年级下
6.2.2用坐标表示平移课件1
第五章小结云复习(二)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ppt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七年级下
《三角形》复习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课题学习
平行线强化练习课件ppt上杭四中七年级下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4)课件ppt交通路中学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五章小结云复习(一)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三角形的稳定性》课件ppt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课件2
走近三角形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平移(二)课件ppt七年级下
用坐标表示平移(1)课件ppt松山湖南方外国语七年级下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件ppt交通路中学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课件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课件ppt交通路中学
9.1.2不等式的性质课件ppt育才初中七年级下
5.1.2垂线(第2课时)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ppt易门县六街中学七年级下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课件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件ppt交通路中学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课件ppt过渡湾镇中心学校七年级下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6.2.2用坐标表示平移课件ppt
6.1.1有序数对课件ppt宜丰新昌学校七年级下
7.2三角形的外角课件和学案(临沂八中七年级下)
平行线的性质(三)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