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收藏
查字典大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 导数的应用
1.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确定函数在其确定的定义域内可导(通常为开区间),求出导函数在定义域内的零点,研究在零点左、右的函数的单调性,若左增,右减,则在该零点处,函数去极大值;若左边减少,右边增加,则该零点处函数取极小值。学习了如何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之后,可以做一个有关导数和函数的综合题来检验下学习成果。
2.生活中常见的函数优化问题
1)费用、成本最省问题
2)利润、收益最大问题
3)面积、体积最(大)问题
二、推理与证明
1.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高二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其难点就是有部分结论得到一般结论,破解的方法是充分考虑部分结论提供的信息,从中发现一般规律;类比推理的难点是发现两类对象的相似特征,由其中一类对象的特征得出另一类对象的特征,破解的方法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分析两类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两类对象已知的相似特征得出所需要的相似特征。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而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三、不等式
对于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
1)二次项系数:如果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项系数是正数、零和负数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2)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通过不等式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加熟练的运用不等式的知识点,例如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这种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种技巧这样的解题思路需要再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
看了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是不是感觉轻松了许多你呢?一起与同学们分享吧.
苏科版数学七下《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2课时)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苏科版数学七下《全等三角形》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ppt课件之二
苏科版数学七下《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一)》ppt课件1
苏科版数学七下《三角形的内角和》(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第9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乘法公式》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七下《多项式乘多项式》(公开课)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苏科版数学七下第9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ppt复习课件之一-中小学课件站
苏科版数学七下《单项式乘多项式》ppt课件1
苏科版数学七下《单项式乘单项式》ppt课件1
苏科版数学七下《乘法公式》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图形的平移》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苏科版数学七下《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单项式乘单项式》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七下《统计图的选用》(第2课时)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苏科版数学七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说课)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图形的平移》(第2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4课时)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苏科版数学七下《乘法公式》(第3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三角形的内角和》(第2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图形的平移》(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乘法公式》ppt课件1
苏科版数学七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2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三角形的内角和》(第3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一)》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12.1《普查与抽样调查》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确定与不确定》(第1课时)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