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7
收藏
前 言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始终,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体方法上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
“数”与“形”无处不在。任何事物,剥去它的质的方面,只剩下形状和大小两个属性,就交给了教学去研究了。初中数学两个分支——代数和几何,代数是研究“数”的,几何是研究“形”的。但是研究代数要借助“形”,研究几何要借助“数”,“数形整合”是一种趋势,越学下去,“数”与“形”越密不可分。到了高中就出现了专门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课,叫做“解析几何”。在初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的问题就离不开图像了。往往借助图像能使问题明朗化,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要重视“数形结合”的思维训练,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上了一点边,就应该根据题意画出草图来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容易找出切入点,对解题大有益处。尝到甜头的人就会慢慢养成一种“数形结合”的好习惯。
二、培养“方程”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最重要的数量关系是等量关系,其次是不等量关系。最常见的等量关系就是“方程”。比如等速运动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就有一种等量关系,可以建立一个相关的等式:速度ⅹ时间=路程,在这样的等式中,一般会有已知量,也有未知量,像这样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方程”,而通过方程里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的过程就是解方程。我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简易方程,而初一则比较系统地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如果学会并掌握了这五个步骤,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能顺利地解出来。初二、初三我们还将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分式方程,到了高中我们还将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线性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等。解这些方程的思维几乎一致,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它们转化一元一次方程或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后用大家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或者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以解决。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式,现实中的大量实际运用,都需要建立方程,通过解方程来求出结果。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学好,进而学好其它形式的方程。所谓的“议程”思维就是对于数学问题,特别是现实当中碰到的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善于用“方程”的观点去构建有关的方程,进而用解方程的方法去解决它。
六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知识串串串
高考过来人:从71分到142分我的高一数学经验谈
教学心得 数学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专家经验谈: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高一上学期数学月考复习知识点:函数及其表示
公开课评课 二年级《文具店》听课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例 《14、15减几》课堂实录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训练题(人教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英语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新北师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高一新生如何听好前几堂数学课
2016-2017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有效分层 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1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分析与解决问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三章《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知识点梳理
过来人谈经验之2017年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新北师大版)
高考数学易错易混考点:数列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音乐组工作总结
2017高一数学函数及其表示知识点
2015年秋高一数学期中考试章节复习要点总结
高考数学易错易混考点:不等式
2016-2017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训练题
高考数学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017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新人教版)
高一学生消除数学学习障碍的对策2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开课《需要多少钱》说课稿
高一语文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优化》 教学设计与思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