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6
收藏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编准备了高考数学答题原则,希望你喜欢。
小题讲究“巧”
相比较而言,选择题和填空题应该算得上是数学学科的小题。所占的分值大约是70分。虽然没有占大头,但是应该没有人会忽略这70分,因为数学成绩的好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由这部分分数决定。小题的解题策略实际上非常重要,一定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有效信息进行“巧算”。倘若能够做到数形结合,这样将会更加巧妙,并使答题一目了然;倘若采取归纳类比、合情猜想的方法,那将会更快的梳理出解题思路;倘若你有能力采取特殊化方法的话,那你的优势势必会更加明显。
大题讲究“稳”
如果说小题是分数的基础,那么大题就是提高的保障。只有大题拿的分数多,才有可能拿到更高的总分。所以,在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稳扎稳打,尽可能的拿到所有该拿的分数。那么如何做到“稳”呢?以下五点值得我们关注:
1、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审题非常关键,不管是简单题还是难题,都需要你对题目要求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并且,因为前三道大题是中低档的题目,所以应该尽快的准确完成,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给后面的难题。因为只有前面有了保障,攻克后面高档题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信心,也才会更加放得开。
2、先易后难、分段得分。每年数学得满分的考生少之又少,所以,你不要幻想着在高考时数学能够拿满分。换个角度思考,学习再好的学生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所以,遇到难题感到做不下去实际上很正常,就看你如何能够从这些难题上尽可能多的争到分数。在这个时候,分段得分就很重要了。一定要把每个能想到的与题目考查范围相关的步骤都在试卷上写清楚,不管你是否确定就一定是这些步骤,也要写出来努力赢得步骤分。既然高考是分段给分,那么我们的对策也就是分段得分。
3、灵活处理、有所取舍。数学题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推导,在某一个环节当中出现意外很正常,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死钻牛角尖,而是要灵活处理。比如,可以先从中间的问题做起,进一步开拓思路;将上一个问题的结论作为下一个问题的条件;先把后面的题目解答出来再思考前面的题目……要有所取舍,不要在同一道题目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这样势必影响后面的答题。
4、书写规范、表达简洁。一般来说,高考数学试卷最后大题给出的空白区足够写答案,但如果解题的时候罗罗嗦嗦,那就很有可能导致留白不够用,使卷面变的混乱起来。同时,因为字迹的原因而使阅卷老师看不懂,这将是最糟糕的事情,千万不能因此失分。
5、争分夺秒、学会抢分。考试还剩30分钟,还有3道大题没做怎么办?状元们的建议是:先做最后一道题,再做倒数第二道题。因为这两道题往往难度较高,但入口较宽,第一问是基础。把会做的第1、2小问用3-5分钟做好,这样就把最后两题中能得分的先拿下,然后用20分钟去做倒数第三题就不会心慌意乱了,反而能发挥较高的水平。
高考数学答题原则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
认识角(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新课标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四课时乘加乘减
精品教案《“美丽的图形(轴对称)”》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课标版)
《对称》教学实录与反思新课标小学数学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实录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与评析
表内乘法(一)综合资料
第二单元1、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学数学“镜像对称”教学设计新课标版版
表内乘法(一)教案赏析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二课时5的乘法口诀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赏析
《统计》优秀设计赏析
看一看摆一摆精品图文排版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5的乘法口诀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时安排)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