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2
收藏
摘要:查字典数学网小编建议大家在做题中总结所学科目的知识点,并且运用到考试中,下面是黑龙江省绥化高三文科月考数学考试题,还有更多的月考试题欢迎大家来到高中频道参考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合计60分)
1. 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若的否命题为:若
B.x=-1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命题的否定是:
D.命题若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2. 条件:动点M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条件: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是的()
A.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分非必要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3.函数是减函数的区间为 ( )
A. B.(0,2) C. D.
4. 已知对任意实数,有,且时,,则时()A. B.C. D.
5. 关于直线与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
③若 ④若
其中真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 过椭圆+=1(0
A. B. C. D.
7. 已知椭圆上一点,为椭圆的两焦点且,则椭圆方程为( )
A. B. C. D.
8.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x?y?2=0 B. x+y?2=0 C.x+4y?5=0 D.x?4y?5=0
9.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是,过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点,若垂直于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0.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0,5) C. D.(1,5)。
11. 已知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A.3 B. 2 C. 1 D.
12. 设函数,若对于任意[-1,2]都有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合计30分)
13.命题的否定是 .。
14. 数f (x)=x?ex的导函数f ?(x)=
15.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16. 已知函数,若它的导函数)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 椭圆的焦点F1 、F2,P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
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
18.有下列五个命题:
①若,则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②在平面内,F1、F2是定点,,动点M满足,则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
③在中,是三个角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④若则方程是椭圆。
⑤椭圆上一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5,则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5。其中真命题的
序号是 .
三解答题: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求:
(1)角的值;
(2)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及对应的x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
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
(1)证明:PA∥平面EDB;
(2)证明:PB平面EFD.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设,数列。(1)求证: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的前n项和Sn.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且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3.(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焦点在轴上,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分别切椭圆C与圆(其中)于A、B两点,求|AB|的最大值。
三、解答题: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求:
(1)角的值;
(2)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及对应的x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
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
(1)证明:PA∥平面EDB;
(2)证明:PB平面EFD.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设,数列。(1)求证: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的前n项和Sn.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且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3.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焦点在轴上,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分别切椭圆C与圆(其中)于A、B两点,求|AB|的最大值。
总结:非常感谢同学们积极点击练习查字典数学网的黑龙江省绥化高三文科月考数学考试题,小编希望大家在日常练习中不断提高成绩,冲刺2014年高考。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3)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2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4.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复习小结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二课时)强化作业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同步辅导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2《奇偶性》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三)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二课时)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2课时)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导学案(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学案1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一)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三)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一课时)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一课时)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学案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2《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能力强化提升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1)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教案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